老榨坊
散文  2017年05月17日  阅读:576

老榨坊,在原来流溪口进去,大约三四里路远的地方,小地名叫“桐麻树场”。

这里,是我儿时玩得最多的地方。因为我父亲曾经在这里工作了好多年,我只要一有空,就喜欢从家里跑到这里来。

曾记得有一次,我在家里可能是不听话,惹妈妈生气,打了我的家伙。一气之下从家里跑出,沿丹水河旁的土公路,逆水而上。很快来到流溪口,再从流溪口过十多渡的木桥,丹水河面上,横掠着一渡又一渡杉木条子搭成的木桥,少说也在三十米这么长的桥,因为这里是南北主要通道,沿河两岸的人们都要从这座桥上通行,走的人多了,桥面的杉木条子捆扎的绳索也有松开的时候,有时候过桥时,来到松开的地方,上下波动幅度较大。一不留神就会摔倒桥下,这不,我的运气就是不好,正好走到这里,在上下几轮波动中,由于身体没能保持住平衡,一个“饿食扑水”,“扑通——”一声,栽倒绿茵茵的深潭里了,要不是当时有人在场,说不准早就按我们丹水一带人们的说法:“喂娃娃鱼啦!”。

一个中年汉子,满脸胡茬,看我摔倒河水中,迅速脱掉衣裤,只留下一个裤衩,下水朝水中“扑腾——”的我游去,很快把我救上岸。一问我,得知是某某的儿子,大吃一惊。大老远的,一个人到处在跑什么跑?我对那位叔叔说:

“我是到桐麻树厂爸爸那儿去的。”

“哦!一个人没大人陪着,多危险呀!”

“……”我自知理屈,只是呆呆的望着叔叔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
“还好,碰到了我,你真是命大呢!”我一脸惊恐,只是望着,没有说话。

“我也正好,到桐麻树厂去换面条,顺路把你带到你爸爸那儿去。”那位叔叔对我说。

我跟在那位叔叔后面走着,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桐麻树厂,他把我交给了我的爸爸。爸爸见了我,非常诧异。叔叔向我爸爸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了一通,爸爸赶快把我带到他寝室里,打来热水,给我洗澡、给我换上他带来的衣服。我穿在身上,就像是一个京剧演员穿的服饰,粗裤腿,大袖摆。爸爸见了,也禁不住“扑哧——”一笑,其他人见了我,都笑得前俯后仰,弄得我红着脸,好一阵不好意思。

随后,爸爸又给我下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,递到我手上,让我吃,并说不要到处乱跑。

我吃完面条,就走出屋外。这老榨坊,坐落在溪河旁边,有三栋房屋,东头是一栋岩石片砌成的墙体,屋顶盖得也是石板,与这栋房子相对的是一栋木架子房,这里是账房、厨房,还是这里工作人员的住房。再往西边望去,不远处是一大片石板房,石板房前面,一个用石板镶嵌的晒场,无数个木架子,上面插着一手一手刚压制出来的面条。

说这榨坊,其实是榨油、加工、压面为一体的综合加工厂。真正算得上榨坊就是靠东头,那栋岩石片墙体的那栋大房子。榨匠师傅一共有四五个人,特别是到了春季油菜籽儿成熟季节,榨坊内外一片忙碌的身影。

从山油菜籽进入油坊,到流出色泽金黄、清香四溢菜籽儿油,有着一整套复杂而又有规范的制作工艺。扭“千斤秆”稻草结包油饼,只是其中的一道工序。

在这之前,村民要将菜籽儿在太阳下晒裂、剥出菜籽、拣壳、烘干,经过这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后,村民挑着油菜籽进入油坊,碾、炒、蒸、包、榨,直到清亮的油液从古老的木榨里汩汩淌出,那股油香便从灰暗的老作坊里飘荡出去,在方圆一二里地外都能闻到。

向代三、向道重、向自卫还有我的爸爸,他们从二十来岁时开始“打油”,这一整套的传统工序在他们胸中无比娴熟。据说自康熙年间从江西迁徙至此,300年间,他们师徒相传,才使这门制作技艺流传下来,而且至今保持着亘久的生命力。

在榨油之前,包饼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。扭“千斤秆”稻草结是一门技巧活,拎饼全靠着几根稻草受力,否则菜饼会散架的。它要求师傅们不但要有体力、腰力、臂力,还要有巧力,准力。饼包得太厚不行,影响出油率,饼薄了又不行,藏在铁匝里榨不干,同样影响出油率。一个小小畚斗,十个手指,就是一杆秤;每块饼六点五斤,上下不得差三两,每百斤菜籽包十二个饼,少不得更多不得,在我们家乡丹水,这是妇孺皆知的;多少斤菜籽,多少个菜饼,人人心知肚明。

向自卫扭着稻草结,包好菜饼,面前的菜饼已经叠得比他自己还高。每叠一只菜饼,他都要小心地逆时针旋转盖板,并把边上斜伸出的稻草掖进去,收拾得服服帖帖。他在做着这些动作时一丝不苟的神情,让人觉得这是一项极富观赏性的技艺。

事实上,更富观赏性的工序是榨油,即被当地人称为“打油”的那个过程。向自卫多少有些老了,这种力气活就让年轻人去做。

50多岁的向代三脱了身上的衣物,只穿了一件汗衫开始干活。他把一只只菜饼整整齐齐地码进木榨肚里,把扦头挤进了榨肚的缝隙中,然后解开挂在“石撞”上的吊钩,双手扶住“石撞”,上身前倾,借助技巧开始推动“石撞”,使之高高抡起,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后,“砰”的一声重重撞在扦头上。“嘿噜约——安噜也——”榨工嘴里喊出的声音宏亮有力,脚下步伐变化多样,身形转动之间把“石撞”一次次撞向扦头,整个过程令人眼花缭乱。

一块“石撞”,重210斤。

一次次地抡动“石撞”,不一会儿,老向头上就开始冒汗了,初冬的天气有些冷,他的周身却笼罩着一团热气。而在上半年,油榨工们都习惯光着膀子干活,身上的肌肉像铁块一样凸出来。

这种传统的木榨榨油工艺,仍然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。即便是在遍地油菜花儿开的丹水,仍然以木榨纯手工压榨菜油的作坊。

木榨是用两根或独根木头镂空而成的,有1000多斤重,横摆在榨油坊的显要位置,看上去活像一条长龙,当地人们称其为“木龙榨”。一般来说,每家油坊至少有两架木龙榨,每架木龙榨可放36至45块饼。

“这个老榨坊一般最少得三个人,从早上一般六点多钟开始到中午十二点钟榨一榨油。这个木榨的话,一般按道理要榨两道,第一道可以榨接近四两,就是一斤芝麻榨四两油,接着还要复一道,总共出来的话就是四两八钱,就是一百斤芝麻就四十八斤油的样子。那当时看着我爸爸榨油的时候,他们打油还觉得蛮快乐,唱着号子啊,与前来买油、换油的人谈天说地,再加上我们那个时候在榨房里,经常偷吃他们的那个芝麻饼,油榨干了以后还拿着啃啊,我和我们同伴在那个牛碾子上面坐着赶碾子,那时候在经常榨房里面玩的感觉,那还是蛮好玩的。”

古法榨油,严格按照传统工艺,代代口耳相传,一丝不苟。今天人们保留下来的每一道工序,和三百多年前明朝出版的《天工开物》,仍然完全吻合。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传统工艺程序,让人恍如置身数百年前的农耕文明里,时空置换,澄净空明,心之向往。

将油脂料炒熟粉碎后,做成饼装入,再用大小不等的木楔楔入榨床内,以撞杆撞木楔将油脂榨出来。撞杆是一根约六米长的坚硬檀树,一端用铁包着为撞杆头,吊在屋梁上,操作时,榨匠师傅扶住撞杆尾部,另以四至六人拉住栓在撞杆中部的绳子,榨匠师傅喊上半句号子作为预备,众人和唱下半句号子的同时用力拉起撞杆,当放松手中的绳子时,撞杆落下击在木楔下,为一撞的全过程。

榨油号子为劳动号子的一种,亦名打油号子、打榨号子,是油坊工人在榨植物油时喊唱的号子。一般有三种不同的榨油方法:“撞榨”“压榨”和“锤榨”,号子也因榨法与地区而异。“撞榨号子”,撞榨时,悬一根长约两丈的粗大撞木,由数人推动撞击油筒中的大木楔而榨油。撞一次喊一次号子,撞榨的步伐、动作均以号子作统一指挥,情绪比较激昂。板绞号子,以螺旋形板绞压榨油,数人操作板绞榨油机,动作要齐,边喊边操作。“锤榨号子”,一般由二人操作,锤打木楔榨油。二人对唱号子,边操作边唱。

箭板要插正呀-嘿呦!

杠子撞起来呀-嘿呦!

脚跟稳起桩呀-嘿呦!

飞锤打得准呀-嘿呦!

打呀打撞呀撞-嘿呦嘿呦!

榨油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。保护并开发利用榨坊资源,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。